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概念问题)

2024-05-10 15:11:04

1.土壤侵蚀:《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1992)对土壤侵蚀(soilerosion)的定义为: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同时还指出: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称土壤侵蚀量(theamountofsoilerosion)。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土壤侵蚀量称为土壤侵蚀速度(或土壤侵蚀速率)。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soilandwaterloss)在《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水土保持分册》(2004)中定义为: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3.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水土流失一词在中国早已被广泛使用,最先应用于中国的山地丘陵地区,主要描述水力侵蚀作用,水冲土跑,即水土流失。自从土壤侵蚀一词传人国内以后,从广义理解常被用作水土流失的同义语。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二者虽然存在着共同点,即都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浅层基岩的剥蚀、运搬和沉积的全过程;但是也有明显差别,即水土流失中包括了在外营力作用下水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而土壤侵蚀中则没有。虽然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在定义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但因为水土流失一词源于我国,故科研、教学和生产上应用较为普遍。而土壤侵蚀一词为传人我国的外来词,其含义显然狭于水土流失的内容。随着水土保持这一学科逐渐发展和成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人们对二者的差异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生产上人们常把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作为同一语来使用。

土壤侵蚀的因素,主要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1)气候。(2)地形。(3)土壤结构。(4)植被。(5)地质因素。

人为因素。人为活动造成土壤流失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如滥垦、滥伐、滥牧)和坡耕地垦植(如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或由于开矿、修路未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侵蚀。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